标签: 伊瓦斯克维修斯

【微特稿·时事与军事】俄罗斯表示希望尽早安装维修好的“北溪-1”涡轮机

【新华社微特稿】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26日说,俄方希望维修好的“北溪-1”天然气管道涡轮机能尽早返还和安装。“北溪-1”管道2011年建成,东起俄罗斯维堡,经由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向欧洲多国输送俄罗斯天然气。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是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最大股东。俄气6月中旬说,因涡轮机制造商德国西门子公司未及时向俄方交付送修的涡轮机等原因,俄气被迫将“北溪-1”的输气量减少近60%,从日均1.67亿立方米降至6700万立方米。西门子方面当时称,涡轮机被送到加拿大蒙特利尔维修,但受加拿大对俄制裁影响无法交还。俄气25日证实,已经从西门子公司收到加拿大方面提供的有关允许返还“北溪-1”天然气管道涡轮机的文件。不过,俄气称文件没有回应俄方先前提出的一些有关西方制裁的关切,将再与西门子方面沟通。俄罗斯《生意人报》25日披露,这台涡轮机原定23日从德国经由芬兰发往俄罗斯,但因俄气进口文件不齐全没有成行。西门子公司25日告诉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如果俄气补齐通关文件,涡轮机可以“立即”运往俄罗斯。另外,俄气25日通报,由于又一台涡轮机需要维修,27日起,“北溪-1”单日供气量将从目前的6700万立方米降至3300万立方米,再度引发欧洲对俄罗斯彻底“断供”的担忧。为了应对能源短缺危机,欧洲联盟各成员国26日达成协议,同意今年8月至明年3月“自愿削减”15%天然气用量。佩斯科夫26日说,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致使“北溪-1”项目运转复杂化,“如果没有这些限制措施,所有的维修、保障和服务工作本可以正常开展”。(完)(安晓萌)

《库尔斯克》:真实事件改编俄先进核潜艇葬身海底118人遇难

看《库尔斯克》时有我一种看俄L斯版《泰坦尼克号》的感觉,由《狩猎》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所执导,科林·费尔斯、蕾雅·赛杜与马提亚斯·修奈尔所主演,全片洋溢着浓浓诗意的俄国文学悲剧力道,引领我们进入俄L斯潜艇「K-141库尔斯克号」这个史上最严重的舰艇沉船灾难事件里面。

《库尔斯克》描述1990年代中后期的俄L斯海军因军费紧缩而生活困顿,多数人没法获得军饷,政府亦缺乏各种军事资源。2000年8月12日,库斯科号进行苏联解体后最大的军事训练,不想却发生爆炸,118名船员仅剩23名幸免逃过爆炸,舰艇沉没在巴伦支海108米深处,而在他们沉船的数十个小时之内,受困其中的船员必须设法自救,另一方面,海上的家人、政府官员乃至各国救援队,也都陷入了各自的焦虑与纠葛状态之中。

自《狩猎》(2012)之后成为丹麦籍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粉丝的我,在《远离尘嚣》(2015) 之后看他的第二部英语长片作品,感觉到除了在电影叙事功力有着全面性的提升之外,其擅长掌握「不以电影台词讲出人性与戏感」的能力更加到位与到味。片头小孩在家里练习憋气的画面、一个潜水员表、一首出航时的吟唱挽歌,都能烘托故事情境、并造成观影后的余韵不绝。

事件发生在2000年,距今其实不远,片中调侃了捉襟见肘的俄L斯军方,将自身船舰设备卖给1997年因《泰坦尼克号》而大红并造成巨大商机需求的旅游公司用以做「亲临泰坦尼克号」的潜水载具,使得当库尔斯克号出事时,军方没有其他设备用作救援。1912年泰坦尼克号首航并沉船,88年以后的库尔斯克号却因为泰坦尼克号观光团而被拖延黄金救援时间,何其讽刺。

看《库尔斯克》过程中我一直有种想哭却又哭不出来的郁闷,总觉得必须稍微对于历史的残酷冷眼一些才能继续看下去。也或许这是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就是希望观众站在那样的观影位置使然,从叙事节奏、配乐使用到摄影色温等细节都在节制之中依然释放着温度。

本片选角深得我心,科林·费尔斯、蕾雅·赛杜与马提亚斯·修奈尔在电影里的角色演出各有其讨喜之处。尤其蕾雅·赛杜与马提亚斯·修奈尔竟能成功化身成为韵味十足的俄L斯人,令影迷耳目一新。

片中的小孩角色,其最后之作为更是能助观众一吐整部片中怒看俄L斯官僚迂腐、固执与任意欺压民众的闷气。本片最通俗的启示就是教导我们记得「以后千万不要成为那种见死不救的人」。

回想起来,《库尔斯克》与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之前所拍的《狩猎》与《远离尘嚣》都一样,有带给我些许耽溺、让人伤感也不由分说的「超自然力量」气场,那份「超自然力量」可能来自于文化(舆论杀人)、文明(女性学习自觉),或者历史走向里必然的悲剧倾向,而且永远都会有人为因素在里面搅和。

你知道坏事会发生,但你无能为力,因为主角再怎么好、再怎么值得更好的人生,但他们永远都是渺小的,是随时会被这个世界给背叛的。

《泰坦尼克号》电影至今已过了25年,库尔斯克号事件发生距今也有20多年了,不是硬要今是而昨非,但在「克制但诗意地重现一场悲剧」这方面,《库尔斯克》确实要比《泰坦尼克号》还更「尽在不言中」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揭秘伊朗军队维修中心:坦克在这里翻新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 info: { setname: 揭秘伊朗军队维修中心:坦克在这里翻新, imgsum_bk: 45, imgsum: 45, lmodify: 2018-02-12 11:52:22, prevue: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channelid: , reporter: , source: 网易综合, dutyeditor: 姚文广_NN1682, prev: { setname: 活着的传奇:为拯救战友他穿越枪林弹雨, simg: 活着的传奇:为拯救战友他穿越枪林弹雨, s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4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5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6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7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8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9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A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B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C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D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E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F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G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H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I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J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K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L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M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N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O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P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Q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R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S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T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U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6V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70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71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72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73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74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75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76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77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78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79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7A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7B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7C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7D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7E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id: DAEIME7F4T8E0001NOS, img: 伊朗武装部队司令参观军队维修中心,它是伊朗军队装备维修和升级的基地,伊朗版的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newsurl: # } ] }

神秘怪病降临苏联城市官方坚称是食物中毒却忙着销毁患者遗体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到过这样一说:拿3亿美元研发核武器,可能连声响都听不到,但要拿同样的钱去制造生化武器,这便足够摧毁全世界。生化武器廉价而破坏力无穷,曾一度受到世界各国疯狂追捧。1971年9月28日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包括美、苏、英在内的12个国家提出签订一份限制生化武器的条约;次年4月,《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诞生。

然而,这并非意味着生化武器就此淡出了人类历史舞台,它只不过提醒各国,不能再明目张胆地耍流氓了。各国对生化武器的研发披上了各不相同的外衣,大伙儿心照不宣。正因如此,在偷偷摸摸发展生化武器的过程中,人们曾付出过不少代价。

1979年4月的一天,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的一家医院迎来了几名症状特殊的病人。值班医生玛格丽塔·伊莉科见多识广,经过诊断后认为这些患者是得了肺炎;由于程度比较严重,因此症状看上去与普通肺炎有些差别。这些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获得了好转,眼看隔天就能出院了,谁料只隔了一夜,3名患者中就有2人逝世,剩下的那位全身都长满水泡,嘴巴鼻子一齐往外流黏糊糊的黄水,整个人气息奄奄,眼看也撑不了多久了。这3起病例引起了院方高度重视,专家们根据症状判断,认为医生给的处方没问题。难道是药物过敏?正当院方困惑不已时,整个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乱作一团,多家医院同时传出了相同的噩耗。刹那间,一股恐怖的气氛将整座城市笼罩起来。

更可怕的是,这种怪病似乎无解,即便专家做了诸多努力,但几天后,不成人形的遗体还是堆满了医院的停尸房,病房里也满是患者在苟延残喘。惊慌失措的市民没有心情外出,甚至都不敢去上班了。媒体也跟风造势,称黑死病在19世纪末期就被人类消灭,但如今“死神”又回来复仇了。既然从患者身上找不出问题所在,政府便成立了专家小组,旨在从源头解决问题。

在调查的过程中,有人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状况:调查人员试图从病患身边寻找问题的根源,便将病患按照居住地点标记在了地图上。虽然这并没有直接指明出路,但调查人员发现,绝大多数病患十分规则地聚集在一块狭长的区域中。在对各种可能的因素一一排查后,人们最终将嫌疑定在了这块区域北部的一座化工厂上。这会儿轮到专家纳闷了:虽说工业废气对人体有害,但也不至于毒成这样啊!正当调查组准备展开进一步调查时,他们遭受了巨大阻力。

众所周知,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是苏联的工业重镇,其中密布各大工厂和企业。苏联工业立国,这些资产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苏联政府常年派军队驻守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大型工厂附近,对百姓而言,这种情况早已见怪不怪了。然而倘若细看我们仍能发现端倪:调查人员盯上的那座工厂附近驻扎着规模相当的苏军部队,紧挨着它的另一座工厂更夸张——两个装甲师将整座工厂都严严实实地围了起来,官兵全天候巡逻,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这下大伙儿就都看出来了:这些“工厂”里肯定藏着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至少其中一部分是羞于告人的。

眼看调查有了重大突破,正在这个关头,克格勃出手了。特工们控制了知情者,快速“处理”掉了患者遗体,将相关资料尽数没收。在克格勃雷厉风行的一番操作过后,官方很快就给出了答复: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事件实质上是一起恶性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一批发往该市的肉制品遭到细菌污染,市民吃下后中毒身亡。不仅如此,苏联随后还向国际社会出示了相关“证据”,在被精心修改过的照片中,死者乍看还真像苏联官方所说的那样,看上去很具说服力。然而,事情恐怕远没有这么简单。

1979年4月4日,在对一名37岁死亡病患的遗体进行解剖后,医生们感到十分后怕。其中有位名叫费娜的女医生私下对自己的学生说:“这显然就是炭疽热。”

值得一提的是,曾有一种令人防不胜防的暗杀方式在上世纪风靡一时:某位实权大佬于某天收到一封来信,信件来历不明,大佬遂决定拆开信看个究竟。然而在抽出信纸的一瞬间,一些白色或是淡黄的粉末被带出,而信纸上空无一字。大佬觉得自己被耍了,生气地把信扔进垃圾桶里,他却丝毫没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几天后,这位实权人物离奇身亡,死状惨不忍睹。

这种手法的关键就在于那种浅色粉末,即被烘干的、经过充分发酵的炭疽杆菌。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细菌,由它引发的急性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1~5天,患者初期的症状与普通肺炎没啥区别,而经过治疗后,患者病情也会呈现出好转迹象。然而就在人们放松警惕的时候,患者症状会突然急速恶化,由炭疽引起的败血症、恶性水肿、脑膜炎、急性肠胃炎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会迅速摧毁人的生理,通常情况下,病人撑不过5天便一命呜呼。即便在感染初期就接受有效治疗,其致死率仍高达50%以上;退一步讲,即便人没有吸入炭疽杆菌,但只要皮肤触碰,也有20%的可能因引发的皮肤病身亡——相比之下,今年折腾得死去活来的新冠病毒还算比较“温和”了。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的那场灾难,正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专家们怀疑的那座由军队严密把守的工厂,实际上是一处进行生化武器研究的秘密基地。工厂中有许多供炭疽杆菌繁殖发酵的容器,这些容器有着十分严谨的密封和检查程序,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出岔子的。然而炭疽杆菌在经过充分发酵后需要被烘干,烘干机上原本有一层过滤网,事发当天,工作人员在检查设备时发现其中一台烘干机的过滤网有堵塞,便将网取下清洗。然而由于疏忽,他忘记将这件事写进操作记录了。接班的同事对此毫不知情,在没有过滤网的情况下打开了机器。

这样一来,烘干机就变成了鼓风机,大量炭疽杆菌从实验基地逃出。适逢4月,延绵的春风将炭疽杆菌散播开来,最终布满一块狭长区域,这其中密布着其他工厂的宿舍区,恰好是人群密集区域,最终,小小的失误酿成了可怕的后果。

正如咱们之前所说,研发生化武器本身不是啥光彩的事,况且将如此危险的存在安放在市区周边。在克格勃的操作下,苏联当局最终以“食物中毒”勉强搪塞了下来,不过这显然很难令所有人都信服,许多文献和资料中对此事都有讨论。苏联时代,官方坚称有约100人感染,其中64人身亡。但根据苏联生物备战研究所副主任肯·阿里贝的回忆录《生化危机》的记载:在灾难爆发一个月后,死亡人数便超过了100人。而最早接触该事件的伊莉科医生曾于自己的日记中写下这样一笔:“截至1979年4月20日,共有350人发病,其中45人死亡,214人濒临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政府还旧事重提,将这段往事重新引到公众视野之中。2001年8月,《火星报》刊文称:自1918年以来,苏维埃政府瞒着人民设立的类似秘密基地数不胜数,其中仅设立在莫斯科州的就有不下235处;其中许多危险设施就在百姓的住房之下,而百姓对此却毫不知情。舆论将此事形容为“行走在毒气弹之上”,客观而言,这种做法显然有悖于人道主义,这也令昔日的对手们得以踩在苏联的尸体上狠狠地又补了一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