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波利托

贝克两届州长任期结束希利接棒开启麻州新篇章

《波士顿华人资讯网》出品,转载须征求许可,规范署名(公号名/ID/作者),违者必究

综合Masslive和NBC Boston 1月4日报道本周三傍晚,州长查理·贝克( Charlie Baker )依照传统举行了隆重的卸任仪式。他在大批支持者、雇员和家庭成员的簇拥下,走下州议会大厦前高高的台阶,象征着结束了他的两届州长任期。

据报道,这是麻州一个被称作“Lone Walk”的传统仪式。贝克从他的办公室开始,走上长长的红地毯经过众议院,再从大楼梯( Grand Staircase )蜿蜒而下,最后通过很少使用的议会大厦正门来到室外,从阶梯上走下。

报道称,贝克于周二发表了告别演说,在“Lone Walk”期间没有正式讲线点半左右发布的一条推特中分享了一张当天在议会大厦前的照片,并写道,“谢谢你,麻萨诸塞州。能作为州长为你们服务是我一生的荣幸”。而副州长波利托也分享了同样一张照片。据悉,贝克将在3月担任全美大学体育协会( NCAA )主席。

据报道,当选州长莫拉·希利( Maura Healey )和当选副州长金·德里斯科尔( Kim Driscoll )定于1月5日举办宣誓就职典礼,她们在前一日( 4日 )与贝克和波利托在州长办公室举行了另一项传统仪式——贝克向希利赠送了象征权力交接的四件礼物。

两卷可追溯到1860年的《麻萨诸塞州总法规( Massachusetts General Statutes )》,在其中,此后的每位州长都给自己的继任者留下了简短的信息。

报道称,贝克继续留任到周四中午,而希利则与德里斯科尔于周四上午共同宣誓就职,正式接任麻州的下一任州长。周四晚,TD Garden将举行一场就职庆典,届时会有一系列演出。

拥有雇主提供医保的人最担忧「全民健保」

「全民健保」(Medicare for all)已被视为2020年总统大选的重要议题,为帮助美国媒体的医疗卫生线记者和工作人员,更了解” Medicare(联邦医疗保险) for all”和”单一支付者医疗保健系统”(single-payer health care system)等当前热门的医疗法案差异,南加大安娜堡(Annenberg)传播暨新闻学院,3月28日邀请美国三位专精医疗保险改革项目的专家,帮助医疗记者更了解此一议题,并做出正确的报道。

本次论坛邀请《Politico网站》的医疗保健总编辑肯恩(Joanne Kenen)担任主持人,由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政策研究员依波利托(Benedic Ippolito)和国家健康计画主席加夫尼医师(Dr. Adam Gaffney)进行政策分析,三位都是经常受美国传媒邀请上节目,谈论美国医疗保险改革的专家。

专精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依波利托和身为单一支付者计划工作设计项目主席的加夫尼,在半小时的论述中,两人分别就「全民健保」丶「单一支付者」丶「可负担健保法案(ACA/俗称奥氏健保)」的差异,以及不同医改倡议可能对美国财政和经济的影响进行说明。

依波利托提到,过去10年来医疗改革成为美国重要的议题。奥氏健保已经达到许多目标,但并没有从根本解决医保系统的关键问题,诸如护理成本,而且全美国仍然有30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

依波利托指出,尽管「全民健保」丶「单一支付者」丶「可负担健保法案」好像都是同样的医疗改革法案,但实际上深入去了解每个法案,会发现这些法案内容有非常大的差异。不过人通常以一个大帽子”医疗保险是人权”丶”全民都买医保会降低成本”,来概括这些截然不同的法案。

依波利托点出一个关键的问题点,就是若以「全民健保」来看,会影响到当前全美国拥有雇主提供医保的1.5亿人,而往往有雇主提供医保的人,对雇主给的医保满意度是很高的,而且这些人并不乐意转换成前途未明的「全民健保」。

哈佛医学院肺科专家的加夫尼医师表示,身为医疗工作者非常清楚,当前施行的Medicare(联邦医疗保险)是非常好,且可达成成本分摊的计划。在一个理想的系统中,可以公平的覆盖每个人,并扩大医疗护理的服务。

尽管加夫尼是倡议「单一支付者」系统的主要人员之一,但他认为,「单一支付者」只是一个开始,因为美国有太多公共卫生问题需要解决,更需要解决医疗保健不平等的问题。可是从长远来看,「单一支付者」系统将让医护工作者薪水提升。因为这将会节省最少30%的医疗预算浪费,因为当前保险公司层层的行政作业,是非常花钱的。

加夫尼认为,全世界高度发达国家都拥有全民健保的体系,美国却一直无法通过,这样的情况是不可接受的。就他认为,国会不应该被游说而迟疑,实行全面覆盖的唯一途径,就是消除私营保险业的利益和浪费,私营健康保险业每年从医疗系统中,浪费和赚取了数千亿美元。

在线上听讲的许多媒体工作者也提出许多个人的想法与意见,最关键的「全民健保」对国家预算和人民税收的影响,两位主讲人都表示势必会造成影响,但最终需要看国会预算委员会的研议,才能确知对人民的影响面。

另外也有人提到「全民健保」政策,是否将会让当前”处方药滥用”丶”医保欺诈”丶”医疗资源浪费”等问题更严重。显见传媒工作者所关注的,不光是「全民健保」政策的直接影响,更包括对美国许多社会问题是否加剧的担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1岁女孩被送去欧洲关进动物园表演5年后离世遗体遭展览200年

霍屯督人,非洲南部的一个族群。准确来说,他们应该叫“科伊科伊人”,因为霍屯督人这个名称充满侮辱性,当年欧洲殖民者来到非洲看到这些外貌习俗迥异于文明人的群体,为他们取了“不属于人的类人猿”含义的蔑称。

从此,这个族群开始遭到杀戮,或者大面积染病死去,或者因饥饿致死。幸存者便成了殖民者的奴隶,身份卑微,需要日夜不停地做工,以求得一丝生存希望。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叫莎拉·巴特曼的女孩被送去欧洲,欧洲人称她为“霍屯督人的维纳斯”。

维纳斯是“爱与美女神”,但巴特曼得到这个称呼却不是因为她外表美丽被众人追捧,而是因为她身材奇特,长着肥大的臀部。这样的身材在现代人看来是性感,在当时的欧洲人眼中却是其族群血统低贱、与黑猩猩等动物有亲缘关系的证明;巴特曼的悲惨命运,就此开始了。

1789年,巴特曼出生于非洲好望角科伊桑部落。她一出生便成了奴隶,荷兰人彼得·塞扎尔是奴隶主。巴特曼天生臀部极为突出,也许是遗传问题,这种情况在她的部落里很常见,只不过巴特曼更明显一些。

20岁之前,巴特曼一直在为奴隶主做工,直到奴隶主塞扎尔的哥哥亨德里克带着一名英国大夫来到了她所在的地方。两人发现了巴特曼的“奇货可居”属性,计上心头,告诉巴特曼可以带着她去欧洲打工,让她摆脱奴隶命运,靠自己赚钱过上幸福生活。

巴特曼相信了,跟这两人一起去了英国伦敦。才21岁的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未来有什么在等着自己。当时意大利红衣主教波利托·德·美第奇边建造了一个人类动物园,将那些长相迥异于欧洲本土居民的“土著”关进笼子用作表演展览,这样的表演往往能获得巨大收益。

巴特曼刚到伦敦便也被关进铁笼子里,在英国巡回展览了4年时间。她吃的是与动物一样的食物,不穿衣物,被迫在笼子里来回走表演,因为身材特别,她引起了巨大轰动,无数人买票来观赏这个非洲土著女子,他们可以在笼子外近距离观察她、随意触摸她的身体。

“霍屯督人的维纳斯”就是巴特曼在这个时期获得的艺名。将巴特曼带去欧洲的亨德里克赚得盆满钵满,而巴特曼的感受则无人关心。几年过去,人们对她的兴趣越来越低,亨德里克便将巴特曼卖给了一个法国驯兽师,巴特曼与奇特动物关在一起,日夜不停地表演、展览。

不久,巴特曼便在生理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下悲惨离世,年仅26岁。死亡并没有给她带来安宁,她被送去解剖,遗体制成模型,大脑和一些器官则被保存在液体中,放在巴黎人类博物馆的玻璃橱柜里用作展览。直到1974年,迫于舆论压力,博物馆才不得不将她的遗体撤出。

巴特曼故国南非,在南非人的强烈要求和多番奔走努力下,巴特曼的遗体终于在2002年回到故乡,被予以正式安葬。200年过去了,巴特曼终于摆脱那非人的命运,获得了世人的尊重。然而,她生前遭受的折磨,却怎么也无法弥补了。

她因身材特殊被关进人类动物园26岁便离世死后被展览近200年

作为非洲第二大经济体的南非,如今生活颇为安定。但在遥远的历史时期上,随着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航海行动地理大发现时期的到来,欧洲人不再满足于局处一隅,南非也难逃被殖民地历史。

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霍屯督人在仅仅不足两个世纪内,便在欧洲人的扩张、疾病的传入中濒于灭绝。霍屯督人萨尔蒂耶·巴尔特曼 的短暂一生,便是这种血腥殖民下的见证。

霍屯督人,主要分布在、博茨瓦纳和南非,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他们以游牧为生,随水草而居,社会构成体系为父系社会,族群内尚武好斗,对月亮极其崇拜,虽然处于落后的社会状态,但至少是独立、自由的。但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彻底打破了这种局面,霍屯督人除了绝大多数被残忍杀害之外,幸免于难的霍屯督人也都沦为了白人的 奴隶。

而霍屯督人这个称谓也源自殖民者的蔑称,他们甚至将他们比作类人猿。而我们故事的主角萨尔蒂耶,便是这样一个幸运的活了下来,却又不幸的被压迫的奴隶。

1789年出生在非洲好望角的她,随着本部族科伊桑部的沦陷,在20岁之前,她也成为了荷兰人彼得·塞扎尔的奴隶。

但她贫苦的生活背后,却没有一丝的气馁。她渴望自由,渴望摆脱奴隶身份,于是她学会了3种欧洲语言,学会了表演吉他。

但是这一切的优点,在那个血淋淋的“人吃人社会”却显得苍白无力。1810年,她的奴隶主赛扎尔的哥哥亨德里克以及英国医生威廉·邓洛普的到来,似乎给了身处黑暗之中的她一缕阳光。 他们允诺只要萨尔蒂耶跟随他们前往欧洲,便可以给她自由以及财富。这对于贫苦、毫无生气之中生活了21年的萨尔蒂耶而言,无异于一根“救命稻草”。试问谁又不想扼住命运的咽喉呢?

于是,她与二人踏上了前往欧洲的旅程。但令她意想不到是,这二人并非善类。他们之所以选中萨尔蒂耶,也只是因为萨尔蒂耶“身体特殊”——她有着肥大的臀部。这也是科伊桑部女性的共有特征,但显然萨尔蒂耶的更为明显。

这样明显的身体特征,也让亨德里克、邓洛普在到达塞扎尔的农场,见到萨尔蒂耶的第一眼便发现了商机。在当时的欧洲,欧洲人通过血腥的殖民掠夺获得了大量的金银财宝,而这些背后必然是他们对人性底线的彻底放弃。意大利红衣主教波利托·德·美第奇甚至还在梵蒂冈建立了一个“人类动物园”,将这些“各具特色”的土著人进行展览。

很不幸,萨尔蒂耶也成为了这样的牺牲品。在伦敦街头,亨德里克、邓洛普将她囚禁牢笼,强迫萨尔蒂耶几乎赤裸的行走表演。很快这样“别具特色”的表演秀,也让萨尔蒂耶成为“明星”,甚至获得了出入上流社会宴席的机会,当然还是在囚禁的牢笼里,而亨德里克、邓洛普则依靠她赚得盆满钵满。

对于这样的处境,历史上并未留下关于萨尔蒂耶感受的任何记录。但在这群丧失了底线的人一次次碰到自己的酮体之时,想来恶心、无助感定会充斥内心,尊严、自由只不过是他们差别对待下的由头罢了,而在此后这两个衣冠禽兽将萨尔蒂耶关在牢笼之中,在英国巡回展览四年。此后亨德里克又将她带到巴黎,等待萨尔蒂耶仍旧是无休止的折磨,最终,在无休止的展览与羞辱之中,1816年26岁的萨尔蒂耶死在了巴黎动物园的宿舍之中。但这远非她悲剧的终点,在她死后她的尸体被解剖并放置在巴黎人类博物馆继续展览。

而在此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南非人对于自己的同胞提出要求法国归还遗体的要求,但被人类博物馆拒绝,他们只是将萨尔蒂耶的遗体撤出展台,随后1992年,曼德拉又一次正式要求归还遗体,而2002年8月9日,萨尔蒂耶的遗体终于安葬在南非故土,但此时已经距离她去世近20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