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马华路禾尼

马华:用公益丈量世界千里走单骑资助贫困学生300多名

“虽然我的身体残疾了,但我的心并没有变。我现在只能以1.2米的高度去看这个世界,但我仍然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我可以做很多有意义事情,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坐在对面的马华,与《华夏时报》记者畅聊过往,谈笑风生。殊不知,17年前的他一度沉沦不起,甚至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

2003年,28岁的马华遭遇意外,身体高位截瘫。主治医生明确告诉他,最多能活三年。马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在他伤残最艰难的时候,一度想过去走绝路,“那时候没有人引导我,我二哥用轮椅推着我,走大街的时候我是头低着的,不敢看任何人。”后来,在公益组织的帮助下,马华开始走出自暴自弃的状态,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勇气。

“是公益救了我。我后来就想,我也要帮助别人,这样活下来才有意义。”找回活着勇气的马华就此一步步走上了公益助人之路。

“最初医生说我只能活三年,现在三年又三年,17年过去了,我还健康快乐地活着,我觉得这对于我本身来说是一个奇迹。”马华如是说。

马华承认,每次做善事身体都因为劳累奔波要承受很大的痛苦,但他十分快乐。“做善事搞公益是我生活的目标,也是我活下去的动力。只有搞公益活动,我才会安心快乐,我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温暖这个世界,世界也在温暖着我,不管公益这条路有多难走,我一定会坚持走下去。”

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马华通过网上捐助的方式向基金会捐赠了100元钱,那是他第一次开始以捐助人而非受助对象的身份投身于公益。2009年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日,马华再次捐款,此时的马华意识到,自己是残疾人,对于那些有更多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在助残领域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从那时开始,马华真正走上了慈善公益之路。

马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那时候的他有三个愿望:捐献自己的眼角膜和遗体;资助50个孩子;第三个梦想是去北京看看,但就是这样一个朴素的梦想,成为了他公益人生的转折点。

2012年7月,在完成捐献角膜和遗体捐献协议的签订和资助了47个学生之后,他开始了他的第三个梦想。

一辆机动三轮车、一个轮椅、一个募捐牌,构成了马华千里单骑募捐的生命线。马华从西安出发,历时40天,行程1500公里,经过15个大城市来到北京。募捐40000余元,资助了28位贫困家庭的孩子,看望了两家残障特教中心的孩子和一家敬老院的老人。在此后的四年里马华一直坚持着这种千里单骑的募捐方式,共行程1万多公里,途经60多个城市,沿路募捐资助贫困学子300多名,被央视誉为“最美中国人”。

马华的公益路上,经历了很多艰辛,但是他一直坚持在公益一线,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到更多人,“其实对于很多残疾人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帮助,更多面临的是精神上的困境,他精神起不来,整个人就很萎靡。我现在做公益很开心,可以自己做网店,可以自己开农家乐,在养活自己的同时还能帮助到很多学生,我觉得很开心”。

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七拐八拐,穿梭了一段时间后在一所小房子旁边停了下来,这就是马华的救助对象之一——李清禄夫妇的家。

李清禄一家所在的镇安县是陕西省商洛市所辖的建制之一,山大沟多,耕地少,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李清禄在外面煤矿打工的收入构成了三口之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妻子偶尔做些摘棉花、摘茶叶的零工补贴家用。

2007年6月,煤矿出现重大意外,李清禄很不幸成为受牵连者之一,他的腰部被重物砸中脊柱断裂,下半身全部瘫痪。在受伤的最初那几年,李清禄卧病在床,由于下半身没有知觉,需要不断地更换尿布、擦拭身体、活动腿部肌肉以防止坏死,那个时候,个人的生活起居全靠妻子照料,多年来,李清禄的活动范围就是床和家门口,“能做些什么,未来应该怎么办都不知道。”

虽然县里将李清禄作为贫困户建档立卡,为他申报了低保和残疾人补助,每月有600多元,但这远远无法解决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单单李清禄卧床护理就要花500多元,日子在一天天过去,女儿在一天天长大,家庭却在一天天贫困。

为了生存,妻子只好出去打工,独自在家的李清禄“七八年了,腿上和脚上的疮就没有好过”。李清禄找不到自己生活的目标,也看不到这个家庭能够好起来的希望,直到2016年的时候遇到马华,他的生活开始改变。

在马华的帮助下,李清禄逐渐找到了生活的方向,他逐渐离开了病床,离开了在家门口等待生活的那种状态。在当地残联的帮助下,他们还重新修缮了房子,门前的土路也变成了水泥路,每次看到马华,两口子都笑盈盈的,“多亏了马老师,让我们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马华给他买了一辆三轮车,现在的李清禄,还能用三轮车偶尔拉一些活儿挣点小钱,再加上妻子外出打工一个月可以挣1500元左右。2018年,李清禄一家终于实现了脱贫摘帽。

如今的马华,还是一直坚持在公益一线,依然会不时去看望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李清禄的孩子李珑玥(化名)正是他帮扶的众多家庭中的一员。

马华说,“现在李珑玥已经16岁了,读高二,在家的时候经常帮爸爸妈妈做这做那的,在学校成绩非常优秀,上一次考试在全班拿到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这是马华的骄傲,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对于这些孩子有着格外的偏爱。

马华告诉记者,从2009年开始做公益的时候,他就没有局限在镇安县,他的公益之路要走出商洛,走出陕西,走向中国。

2016年3月10日,马华在陕西省慈善总会设立了“马华公益基金”,他说,“将继续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和以往一样公开、透明,不私用募捐来的每一分钱,把大家的爱心用在该用的地方。”

中国健美皇后马华:41岁因病去世父亲痛彻心扉5年后随她而去

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得很长久。——蒙田

生命值得每一个人敬畏,在我们宝贵的生命里每一天都非常的重要,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很多人都知道马华中国健美第一人,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她在自己41岁的大好年华却因病逝世,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此陨落,这对于她的家庭而言也是一切悲伤的开始。

1959年出生的马华从小外貌出众,在一众人群当中尤为的耀眼,因为成长在一个军人之家,父亲对她的管束也非常的严格,从小父亲就教导马华一定要团结,懂得谦让。

作为家中最小的女儿马华也是一家人的骄傲,她从小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在26岁这一年开始涉足健身操行业,这一决定也获得了父亲的全力支持。初入这个领域时,马华还非常的青涩,在学员当中也并不出众,但是父亲一直鼓励她,并

马华骨子里有着一种坚韧不屈的个性和不服输的干劲,为了更好的投身于健身操领域,她平时在训练当中力求把每一个动作和细节都做到最完美,并且加大了自己的训练强度,当所有人在休息的时候,她却依旧留在训练厅中钻研每一个动作,最终在她的努力下考取了国家健美操裁判员的资格证。

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马华就从一个健身界的新人蜕变成了实力与美貌并存的优秀裁判,在赛场上她严格而公平,同时也会细腻和认真的评判每一场赛事,力求做到最完美。通过这些赛场上的学习,马华也成长了很多,不久之后她成立了自己的健身俱乐部,并在这一领域闯下了一番天地,也因此声名在外。

出名后的马华还被央视邀请担当了一档节目的特邀主持人,通过这档节目也让全国更多的人知道了马华的名字,她成为了当时享誉全国的健美明星。与此同时马华也将自己的健身连锁店开到了全国各地,在当时娱乐行业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却因为马华的努力让健美操成为了风靡全国的一项运动项目,她也成为了健美操行业的一面旗帜。

很多人都是因为马华而迷上了健美操,在许多的电视节目当中都能够看到她的身影,然而这样一个青春活力的女子,在给人们带来更多美好的同时,她的生命却在逐渐走向陨落。

在拍摄一期健身系列片的时候,马华的身体出现了一些症状以至于体力不支,最初大家都认为她是太过劳累,外加风寒感冒引起的身体不适,然而到医院检查之后,却发现是更为严重的白血病。这一诊断对于年轻的马华来说意味着毁灭,也让她原本平静的生活遭遇了重创。

最初她完全无法接受这个晴天霹雳般的事实,但是冷静下来之后,她决心坦然面对自己的疾病。在与病魔斗争的这些日子里,药物的反应和化疗后的副作用让马华常常身体疼痛难忍,但是她依旧在这种情况下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打起精神坚持来到自己的俱乐部给大家上课,在忍受身体巨大痛苦折磨的同时却还要面带微笑的教学,可想而知马华承受了多大的折磨,她的这种敬业精神让不少的人都感动不已,甚至有的学员还掉下眼泪。

然而每一次的教学后,她的身体都会比前一次更加的脆弱,很明显的能够感受到,马华的身体每况愈下,甚至有时高烧不退。但是人们从她的身上却从未看到过绝望的神情。每一次出现在众人的面前的马华都是乐观向上,在她自己看来,已知生命即将走向结束,在有限的时间里她希望能够给大家

最终马华还是难敌病痛,于2011年去世,年仅41岁的芳华一生就此止步。马华的逝世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许多人都不愿相信这一事实,毕竟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马华是那么的阳光健康,可是没有人知道她独自面对过多少难以承受的痛苦。

告别日当天有三千多名亲友和她的学员以及同行前来送行, 并且社会各界都在哀悼这位健美皇后,马华的父亲也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其实马华的父亲身体一直都不是太好,因此女儿生病以来全家人都对他隐瞒了病情的严重性,只是告诉他女儿需要住院治疗。有一次马父因为身体的原因被要求住院时,他却当即拒绝了,并

如今面对女儿的猝然离世,风烛老人又怎能经受得起这样沉重的打击呢。马华的父亲是一位军人出身,戎马一生,在家人的印象当中一直都是坚强而又铁骨铮铮的形象,然而当他得知女儿已经逝世的消息时,却痛哭到失声。他强忍着对女儿的思念在郁郁寡欢中度过了五年的时光,在2006年时因长期的积郁成疾,最终心力交瘁而逝世,享年89岁。

世界上有很多被疾病缠绕的人,甚至在医学上已经宣判死刑的他们,依旧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生活着,他们看透人生,更加懂得生命的珍贵。经历过波澜才会知道生命可贵,经历过离别才会懂得珍惜,可是生命只有一次,唯有珍惜当下才能够不枉今生。

现在的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无限的可能去创造有意义的事情,在面对绝望和压力的时候,不妨停下脚步想一想,在这匆匆岁月当中,人生的每一瞬间其实都是美好的,无论是挫折还是困境,都将化为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

其实每一次生命当中的不公平都是在磨练自己,拥有坚强的意志就总会找到解决困境的方法。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我们应该感恩生命当中的每一次困境,因为它让我们成长。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坦然面对一切才会感受到生活当中更多的美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中国健美第一人马华:41岁病逝五年后享正军职待遇父亲也走了

作为中国健美第一人,马华早就不只是一个人的名字,更是成为一个“知名品牌”,甚至是中国健美运动的代名词和象征。只可惜这位健美皇后41岁的年纪,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在她去世后的第五年,其享受正军职待遇的父亲也走了。

马华,1959年出生,她的父亲是一位老将军。马华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是正军级的干部了,但对小女儿,这位将军还是颇为严格。他时常教育三个孩子,一定要团结,凡事多替别人着想。而马华的母亲,在退休前是一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外科医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之后的马华就像是一团光,始终散发着活力。

开始涉足健身操行业是在1985年,九十年代开始,她的健美操便风靡一时,集合了史上与美体。后来有了自己的俱乐部后,马华既当教练员,又当经营者。在短时间内,她俱乐部女学员的人数,在北京俱乐部中便名列前茅,成了京城健美行业的一面旗帜。最初患病的时候她以及家人都没有在意,以为是紧张繁忙导致的,只不过是一次小感冒。

2001年2月,她还在参加央视体育频道《早安中国》栏目一个“减肥追踪纪实”系列片的拍摄工作。马华向来敬业,坚持每周为俱乐部学员上三节课,坚持不住才趁休息时间吃上几片药。2月16日,是她最后一次上课的日子,其实作为董事长,她完全可以作壁上观的。工作人员也劝她让其他教练代替,但是马华说:学员们都知道,如果我不上,她们会很失望。

于是,站在演练台上的她就像是换了一个人,笑得阳光灿烂。那一次她跳了两个小时,她竭力完美的完成了工作,即使不舒服。证实患上白血病后,马华的家人都傻了,但他们以及马华都比较乐观。相信通过医学科技和骨髓移植,能够找回往日的明媚,住院期间,她还不顾周身的疼痛,时不时的跟医生护士开玩笑。

后来马华的主治医生说,患上这种病是肯痛苦的,她不一样,我行医数十年,从来没在血液科听到这样的笑声。在住院期间,她也曾多次说,希望自己能回到健身房,她很喜欢这个工作。生命的最后岁月,马华的心中依然是重登舞台,她的热爱坚持到了死亡的那一天。2001年9月22日0点9分,马华离世,年仅41岁。

她没有留下遗言,因为她不知道,自己会这么早离开人世。在马华的追悼会上,亲友、学员、教练三千多人为她送行,而会场正中央是她生前最喜欢的一幅照片。在马华死后第五年,老父亲受不了丧女之痛,也离开了人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